同煤攻克千萬噸級礦井粉塵治理技術難題 —— 文章正文2016-12-05
隨著千萬噸級礦井集群的建設步伐加快,同煤集團開展了千萬噸級礦井防塵降塵技術探索。2014年,同煤集團與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聯(lián)合,共同立項攻關千萬噸級采掘工作面粉塵綜合治理難題,項目榮獲山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同忻煤礦針對石炭二疊紀煤層地壓大、煤質孔隙小且相對緊密、單純增加煤含水量來減少粉塵的效果不明顯的實際,以綜掘工作面為實驗模型,通過現(xiàn)場調研和理論分析、上萬次實測粉塵運移和分布規(guī)律、開展煤體的濕潤性和滲透性試驗,認真分析傳統(tǒng)粉塵治理措施中存在的不足,最終確定了“以石炭二疊紀煤層開采注水為主,采、運除塵設備為輔的千萬噸級采掘工作面粉塵綜合治理”防塵降塵方案。
為了使注水最多且不從煤壁裂隙滲漏,技術人員從改變傳統(tǒng)打孔角度和位置入手,變橫向打孔為傾角3度~5度打孔,直達頂板,增加水流覆蓋面積。同時,他們采用不同間距不同水壓對比分析,以含水量達到4%為臨界點,確定濕潤半徑,找到最經濟合理的打孔位置。
要保證對貫通煤壁進行注水,過去鉆孔和封孔的深度遠遠不能滿足。為此,項目技術人員與院校負責人一邊想辦法優(yōu)化整個系統(tǒng),一邊在封孔泥漿上尋找突破口。“泥漿太稀了,鉆孔深部就干不了;泥漿太稠了,高壓水泵又頂不動。后來在高校的幫助下,我們選定了七八種凝固劑和稠化劑加在泥漿中,經過將近兩個月的試驗,才確定了配方,在全集團首開先例做到20米封孔兩個小時全部凝固。”同忻煤礦通風區(qū)黨支部書記呂文斌說。
其后的三個月里,研究團隊又通過電腦數字模擬,建立起了煤層注水濕潤半徑的數學模型和三維幾何模型,為石炭二疊紀煤層注水研究提供了大量參考。最終,技術人員對比計算出最優(yōu)的注水方式,極大地提高了煤體的含水率,達到了源頭降塵的目的。
結合同忻礦采掘工作面粉塵運動規(guī)律,技術人員在割煤機的噴水裝置上做文章。他們通過實驗研究工作面風速、噴霧水壓、噴霧氣壓等因素,設計制作出適用于綜放工作面的氣水霧化噴嘴,并通過合理控制水壓、氣壓,使氣水噴霧效果達到最佳,有效降低了綜放工作面移架塵源、割煤塵源。
科研人員針對同忻礦機械化巷道的特點和要求,利用離心、水浴、水膜三種除塵原理,研制出自激式水浴水膜除塵器,除塵效果可達96%以上,呼吸性除塵效率達90%以上,有效抑制了煤炭在井下巷道運輸中的粉塵擴散?!?/span>
(責任編輯: 來源: 時間:2016-12-05)
Keywords(關鍵詞): 長距離皮帶托輥傳輸機
上一篇:實施智能制造工程促萊蕪裝備制造業(yè)轉型升級
下一篇:臨工重機發(fā)布首臺中國式礦車CMT70和全系列高空作業(yè)機械新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