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首個智能化創(chuàng)新理論發(fā)布 —— 文章正文2016-12-13
近日,由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新書――《三體智能革命》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首個智能化創(chuàng)新理論,理論認為,隨著智能信息網絡系統(tǒng)、機器人系統(tǒng)、智能材料系統(tǒng)、智能工控系統(tǒng)的大規(guī)模普及和發(fā)展,將構建一個知識全面數字化,人與機器、產品全面聯網化,數字與實體融合的超大型人造智能系統(tǒng),以及產品知人意、遂人愿的新型智能社會,預示著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
“這個創(chuàng)新時代的標志是意識人體、數字虛體、物理實體‘三體’走向智能。其中,數字虛體是人類掌控越來越智能的實體系統(tǒng)的最佳途徑,通過嵌入芯片、建立CPS賽博物理系統(tǒng),實現更智能的動作、運行與控制,借此智能機器人將誕生?!?2月4日,在《三體智能革命》微信直播發(fā)布會上,圖書主創(chuàng)團隊向讀者介紹了三體智能理論的內涵與由來。
《三體智能革命》主編、工業(yè)4.0北京研究會秘書長胡虎表示,三體智能理論將三體智能化、萬物走向智能視為新科技革命、新工業(yè)革命的本質特征,同時提出三個判斷,其一,意識人體還將進一步智能化。其二,數字空間的虛體,比如軟件、代碼、數據等,也在從不智能走向智能,并走向人工智能。阿爾法狗就是一個高級的數字虛體、是未來數字智能體的雛形。其三,硬件產品、工業(yè)設備、制造系統(tǒng)等物理實體也在走向智能。
《三體智能革命》副主編、中國發(fā)明協會發(fā)明方法研究分會會長趙敏認為,在第一次、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機器都是“啞設備”。數字虛體尚未誕生,只有第一體、第二體相互作用。機器不智能,就需要人去適應機器,把人腦意識中的智能補充進去,因此在早期的生產過程中,人很勞累且缺乏安全保障。機器操作效率高,但是不智能的機器極不安全,例如操作沖床時可能會壓手,這就需要人的手、眼高度緊張配合,才能保證不出事故。
“單靠人工智能,是無法引發(fā)產業(yè)革命的??创悄芗夹g,應該有一個全面的觀點?!睍姓J為,人造智能外延廣泛得多,不僅包括狹義的人工智能即計算機智能,也包括實體產品、實體機器、工業(yè)系統(tǒng)、社會系統(tǒng)等人造系統(tǒng)的智能。實體智能的實用性、重要性遠超人工智能,今天大家非常熟悉的智能制造、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等,都不屬于人工智能,但卻是極其活躍、極其重要的人造智能科技現象。但人工智能的風頭實在太過強勁,所以大家在談到智能制造的時候,很多人甚至都誤以為是人工智能在制造業(yè)的應用。而實際上,智能制造所指的智能,絕大多數時候指的是工業(yè)領域自身的實體智能。
《三體智能革命》預測,智能化將是繼信息化之后,又一次攪動中國乃至世界的浪潮。這一浪潮的目標,就是讓機器、組織、公司乃至身邊的一切事物擁有與人接近的智能。改變世界的,必將是智能科技與智能系統(tǒng)。即將跨入的,將是一個嶄新的智能社會。
據悉,三體智能理論在數月前舉行的專家研討會上,得到工信部原副部長楊學山、國家外專局原局長馬俊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IBM大中華區(qū)董事長陳黎明、中船重工副總經理楊金城、華為公司副總裁鄧飚等著名專家學者的高度贊賞,認為是國內科技研究者提出的可以與德國工業(yè)4.0、美國工業(yè)互聯網思想媲美的首個國內原創(chuàng)智能化創(chuàng)新理論。
(責任編輯: 來源: 時間:2016-12-13)
Keywords(關鍵詞): 長距離皮帶托輥傳輸機
上一篇:工程機械乘風破浪,搶占產品智能化制高點
下一篇:甘肅首個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項目通過工信部驗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