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中南段有望成為我國錫礦富集地 —— 文章正文2016-12-30
“大興安嶺中南段深部存在巨大的錫礦找礦潛力。未來,我國錫礦的找礦重點應放在這一地區(qū)。”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二級項目《內蒙古赤峰有色金屬基地綜合地質調查》2016年調查研究成果,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博士、教授級高工祝新友日前向社會公開了他們的研究結論。
據悉,該項目調查區(qū)位于大興安嶺中南段,赤峰有色金屬基地是其中的核心區(qū)域。今年10月底全面完成了野外主要實物工作量,目前正在進行室內整理和總結。初步研究成果顯示,調查區(qū)內大部分有色金屬礦實為錫多金屬成礦系統(tǒng)的一部分,鉛鋅銀礦床的深邊部往往共伴生錫礦,大興安嶺中南段有望成為我國繼南嶺之外的另一個錫礦產資源集中區(qū)。
項目研究人員分析指出,該調查區(qū)具有與南嶺相似的成礦地質條件,具有大量與高演化花崗巖有關的錫(鎢)、鉛鋅銅和鉛鋅銀礦床。調查區(qū)已實現錫資源的重大找礦突破,除以往已發(fā)現的黃崗梁、大井等錫礦床外,近年來探獲的白音查干錫多金屬礦錫資源量達22萬噸、銀金屬量近1萬噸,均達超大型規(guī)模;維拉斯托礦床錫資源量大于8萬噸,達大型規(guī)模,礦床深邊部還有進一步找礦的空間。在已有鉛鋅礦區(qū)發(fā)現大量的錫找礦線索,項目調查了赤峰有色金屬基地內20多個已開發(fā)的鉛鋅礦,發(fā)現大多數被調查的鉛鋅礦其實為鉛鋅錫多金屬礦,很多礦床錫含量已達到共伴生錫礦標準,少量鉛鋅礦床已控制較大規(guī)模的錫礦資源量。
研究成果表明,富含金的鉛鋅礦往往與銅礦共伴生、無錫礦,而貧金富銀的鉛鋅礦深部往往存在錫礦,鉛鋅銀礦常構成錫多金屬成礦系統(tǒng)的外帶部分。從目前的調查結果看,赤峰有色金屬基地內大多數鉛鋅礦均富銀但不含金,且實地調查已在這些礦山的礦石或深邊部發(fā)現錫礦化線索,因而可以確認這些鉛鋅銀礦床屬于錫多金屬礦成礦系統(tǒng)的一部分,礦山深邊部和外圍存在找錫前景。
祝新友指出,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人已在大興安嶺中南段發(fā)現大面積重砂異常,只是受工作區(qū)草原覆蓋和錫成礦理論認識不足等因素制約,這一線索未得到充分利用。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大興安嶺中南段深部具有和南嶺相似的錫多金屬礦成礦地質背景,相比之下,錫礦、銀礦成礦條件更好,深部存在巨大的錫礦找礦潛力,建議國家應及時將錫礦找礦重點調整到這一區(qū)域上來。
(責任編輯: 來源: 時間:2016-12-30)
Keywords(關鍵詞): 長距離皮帶托輥傳輸機
上一篇:多公司年銷售超千萬石墨烯產業(yè)化啟航
下一篇:二○一六年地質調查工作回眸


